设为首页

客服热线:010-56431348

欢迎!
用户名
密码 免费注册

2025年建筑工程行业的“四大趋势”


01行业下行已成定局


据全国破产重组网发布的破产清算案件数据统计显示,2024年1-11月,全国建筑企业的破产重整数量约2400多家(2023年大约1300余家)。其中有不乏特级企业和国有企业,有4家特级企业:江苏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、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、河南省国基建设集团有相似和中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其中河南国基还是“双特双甲”企业。


其实,早在2020年开始,随着多家房地产巨头的“暴雷”,素有“中国建筑业之乡”美誉的江苏南通市,相继多家企业进入破产重组。


2020年4月,南通一建破产清算;

2021年12月,苏中建设被申请破产重整;

2022年1月,南通六建进入破产重组(曾参与过迪拜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的建造);

2022年4月,江苏南通三建破产重组;

2022年12月,江苏南通二建破产重组。

中国建筑铁军在房地产下行压力下几乎“全军覆没”,硕果仅存的几家企业也在艰难前行。


在这一轮的建筑企业破产倒闭潮中,央企国企也未能幸免。2023年11月28日,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建设二公司严重资不抵债,宣告破产,这家企业拥有42年的发展历史。2024年2月份,地方国企合肥建工集团发文全员待岗,该企业的实质控制人是安徽海螺集团,海螺集团是2019—2023年连续5年进入《财富》世界500强,但2024年落榜了。


此外,还有一些特级企业和上市公司也相继“倒下”。2021年8月13日,太平洋建设集团旗下的云南路建集团股份公司(公路工程特级资质)申请破产重整;2022年6月14日,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(房建、市政特级),被申请人提出破产审查。当年PPP第一股的“东方园林”,曾是园林行业的独角兽,也于2024年11月份进入破产重组程序。


我们再来看看行业的龙头上市企业情况怎么样?据网络资料显示,2024年上半年,基础建设行业25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21654.43亿元,同比减少297.43%;合计净利润550.83亿元,同比减少797.51%;2024年上半年,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的上市公司有8家,负增长的上市公司有17家;净利润为正增长上市公司仅9家,负增长的上市公司高达16家(比2023年增加了2家)。

还有几家当年的地方龙头的建筑企业(天津建工、西安建工、江苏省建、贵州建工、广西建工、宝钢建设),被某地产集团控股后,相继出现的债务违约和强制执行,业内人士称这些“被绿”的工程企业本想“傍大款”,没想到踏进了“深泥潭”。


从行业数据来看。据中建协公布的数据,2024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616836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5.0%。上半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37771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4.8%,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.2个百分点。


八大建筑央企2024年上半年合计新签合同额78885亿元,同比下降0.5%,这是八大建筑央企新签合同额历史上首次下降


2024年3月份,中建协发布了2023年的数据,其中“本年新签合同额”占“签订合同总额”比例首次降至50%以下。根据工程行业的特点,一般企业当年完成营业收入的比例相当于上一年度新签合同额额50%左右,要想维持企业稳步发展,当年新签合同额的比例一般都高于合同总额的50%以上。如果某企业当年新签合同额占所有合同额的比例不足50%,可以预测该企业下一年度的营业收入将下滑。虽然中建协2024年的统计数据要到2025年3月份才能公布,但可以预测2024年建筑业增加值将仍然低于GDP的增速,预计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能要首次低于6%。


面对工程行业的产能“过剩”,有人预测,从业企业数量将在未来几年减少1/3。


02区域差异越来越大


众所周知,随着国办52号文的发布(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》国办发〔2024〕52号)(历史文章《专项债审核机制重大变革,允许10个经济大省等开展专项债券项目“自审自发”试点。》),10个省份和1个新区成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“自审自发”试点地区,分别是:北京市、上海市、江苏省、浙江省(含宁波市)、安徽省、福建省(含厦门市)、山东省(含青岛市)、湖南省、广东省(含深圳市)和四川省,以及河北省雄安新区


地方专项债一直是近些年地方政府用于基建的主要资金来源,这10个拥有了“自审自发”试点省份都是经济大省,就是要落实中央要求“经济大省挑大梁”的指示精神。这10个省份的GDP总和已超全国GDP的55%。可以预测的是,2025年,这10个省份将“用足用好”专项债“自审自发”试点的机遇,势必会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,以拉动地方经济回稳向好。尤其是位于大湾区和长三角的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上海和广东“四省一市”,以及位于战略大后方的四川省,势必成为工程企业2025年抢占的核心区域。


同时,2023年12月24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(试行)》(即47号文)是不能被遗忘的。47号文所指的12个省份和不得新建7大领域的新项目,12个省份分别是天津、内蒙古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广西、重庆、贵州、云南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,7个领域指的是交通、社会事业、市政、产业园区、新型基础设施、楼堂馆所、棚户区改造。在过去的2023年,上述地区的工程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强烈的“寒意”。例如,某外地在重庆经营多年的工程企业,往年每年新签合同额都在10亿元左右,高峰时期一年新签合同额高达15亿元,但2023年新签合同额不足2亿元。


区域上的分化在2023年就显现了,随着国务院52号文件的发布,2025年工程行业的区域分化将持续。工程行业的市场竞争已经进入“淘汰赛”,从区域的角度来看,淘汰赛的三大战场就在长三角、大湾区和成渝都市圈。



03新机会在哪儿


如果工程行业下行就是新常态,那在这样的常态下,也有巨大的发展新机遇。


从2020年8月份,随着“三道红线”政策的出台,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,除了影响房地产行业本身以外,冲击最大的一是地方政府,二是工程建筑行业,三是房地产相关联产业。


2020年以来,以建筑工程(房建)和市政工程为主营业务的工程企业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,前文列举的“暴雷”企业,无一例外都是以建筑工程(房建)为主业的企业。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脚步的放缓,尤其是房地产投资连续下降,以建筑工程(房建)和市政工程为主业的企业受到的冲击将持续显现。


与此同时,我们看到了水利工程行业连续3年投资规模超1万亿元,2022年、2023年水利建设投资分别为10893亿元和11996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44%和10%,2024年12月31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,2024年水利建设完成1.35万亿元总投资,创历史新高。


无独有偶,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增速也惊人,2023年新能能源完成投资同比增加34%,高达2.8万亿元。2024年新能源产业投资总额突破2.1万亿。2024年交通投资规模约3.8万亿元,虽然与2023年相比,新能源与交通投资规模有所下滑,但也都维持在高位。新能源、水利水电领域超大规模投资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发展机遇。江苏某地方电力专业工程企业2024年新签合同额比2023年增长了近40%。


水利行业的机遇也超出很多人的预期,2022年初,某地国企计划收购一家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,当时收购价格约3500万元,由于国企决策流程时间长,没有及时签订收购协议,等到了2022年中时,同样标的的企业,收购价已经上涨到了5000万元,再到2022年底,这个价格已经飙升到了1亿元。


除了新能源领域,传统火电领域的投资增速虽然已放缓,但投资规模依然稳步增长。根据数据显示:火电市场规模2019年为18750亿元,2020年为19296亿元,2021年为22677亿元,2022年达到23939亿元,2023年为24835亿元,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7894亿元,从数据可以可以看出市场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,年均增速约10%。例如,浙江某火电工程企业2024年新签合同额创该企业的历史新高。据悉,在2030年碳达峰到来之前,火电领域投资将持续维持增长。


对于建筑工程(房建)企业来说,2025年也有新机遇。前不久,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,建设部负责人透露,2025年将城中村改造从35个城市扩大到300个城市,计划城中村改造1790个,安置房161.7万套,老旧小区改造5.6万个,城市危房改造7.4万套。这一系列的政策利好,将给建筑工程(房建)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。另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,未来5年内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、供排水、供热等各类官网工程总量将达60万公里,投资总规模约4万亿。


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城市更新市场空间巨大且规模日益扩大,目前存量总市值约为500万亿元,按年城市更新速率2%计算,城市更新项目每年将释放出10万亿元的价值。对于传统建筑工程(房建)施工企业而言,这将是一片发展潜能巨大的“新蓝海”


东北三省虽然都被列入了12个被限制新建项目省份,但2025年东北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也将迎来新机遇,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在国新办会议上表态,在已经安排特别超长期国债资金建设2500万亩基础上,再计划增加投资建设2500万亩高标准农田,推动将东北全域黑土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,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特别超长期国债。


2025年工程行业另外一个趋势,就是传统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领域将逐步萎缩,而城市更新、水利水电、新能源、高标准农田等领域市场机会巨大



04企业“体感”冰火两重天


行业下行带来了竞争的加剧,企业与企业之间对市场的“体感”也是冰火两重天。


一是地方保护愈演愈烈。随着“土地财政”的不可持续,地方政府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和税收落地,要求工程企业进行“纳税纳统”,越来越保护本地企业。一方面要求外地企业到本地注册独立法人的子公司,一方面让本地工程企业与外地企业组成联合体,通过“评定分离”的方式让本地企业或与本地组成联合体的企业中标。有些城投公司干脆自己成立勘察设计院和建筑企业,将自己的工程发包给自己的公司做,做到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。地方政府“护犊子”的做法,将有利于本地企业的发展,拥有本地市场资源的企业将是最大受益者,外地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。


二是国有企业将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施工总承包市场的市场份额,70%左右的订单都被央企和地方国企拿走,留给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,有些地方民企不得不“穿黄马甲”,有的与央企国企联合体拿项目,有的与城投公司混改成立本地工程企业,有的直接“联营”搞项目,才能得到地方政府的“公平对待”。


股神巴菲特所言:“只有在潮水退去时,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。


只有行业下行竞争加剧,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强者。


中国建筑界的“龙头老大”中国建筑集团,2024年上半年新签合同总额达到24797亿元,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10.0%的增长。在房屋建筑新签合同额仅增长5.7%的情况下,基础设施新签合同额增长高达34.9%。在八大建筑央企整体新签合同额下降的情况下,中建集团之所以能够逆势增长,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中建集团的营销体系更完善,营销团队作战能力更强,这一优势在2025年依然存在,可以预测,中建集团新签合同额仍然会保持增长。


2025年已经来了,工程行业的内卷还将加剧,有人说:“只要卷不死,就往死里卷”。其实,不用过多地预测2025年工程建筑行业好不好、有什么变化、有什么趋势,最要紧的是先把眼前能做的事做好。回归商业的本质,工程行业是一个服务行业,只有给客户提供“极致的服务”才是赢得竞争的关键。

中国装配式建筑产业联盟——专家智囊团

覆盖范围

     全网频道覆盖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,下设332个市级频道,共2861个县级频道,为全国县域招商引资、产业园区规划等提供“一站式”招商引资专业服务。

 更多>>

资源对接

     国际合作对接、品牌战略咨询、投融资、猎头服务、危机公关、高端峰会等,目前已经拥有上万企业服务经验。 
 更多>>

战略合作

     全球几十家政府机构、5万家行业企业、百余家行业协会、百座城市、百家媒体网站、十余家高等院校以及上千行业专家资源。
 更多>>

 

 新媒体 官方微信 

 搜索公众账号:zgzpsjz

 中国装配式建筑交流群QQ2:
 537428632(已满)

 中国装配式建筑交流群QQ3:
 570623687

 新浪:http://weibo.com

 腾讯:http://t.qq.com
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推广合作 | 广告服务 | 留言建议 | 资料订阅

Copyright 2016 网址:www.chinazpsjz.com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28177号

Tel:010-56431348  Fax:010-56431348   邮编:100012   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北苑中国铁建广场E座19层

备案主体:中建鼎成(北京)咨询顾问有限公司